旱半夏別名老鴰眼、水玉、地文、三步跳、麻玉果等,天南星科半夏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高15-30厘米,地下塊莖呈球形, 野生分布于我國除內蒙、新疆、青海、西藏地區,全國各地均有分布。生于海拔2500米以下山地、丘陵的草坡、荒灘、溝谷、溪邊,常見再雜草叢生陰濕環境。半夏根淺,喜溫和、濕潤氣候,怕干旱,忌高溫.夏季宜在半陰半陽中生長,畏強光;在陽光直射或水分不足條件下,易發生倒苗.耐陰,耐寒,塊莖能自然越冬.要求土壤濕潤、肥沃、深厚,土壤含水量在20%~30%、pH值6~7呈中性反應的沙質壤土較為適宜.一般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松肥沃沙質壤土為好.野生于山坡、溪邊陰濕的草叢中或林下。目前旱半夏多為野生。隨著產量減少,價格上漲,人工栽培旱半夏成了當下最具賺錢的好路子。 種植一畝旱半夏效益分析:
1.通常情況下一畝半夏全部投資大約在5800元
2.一畝半夏一般產量在300公斤到600公斤
3.現在半夏價格一般在120元左右每公斤
4.一畝半夏產值以低標準計算300公斤x120元/公斤=36000元
5.一畝半夏的利潤為:3.6萬元-5800元=3.02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