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冬,是在四川丘陵地區較為常見的中藥材原料,近日,走進位于簡陽天冬種植基地,一探究竟。
在天冬種植基地,基地主人劉玉英,來到一片坡地上,只見土地里,一行行玉米間套種著一棵棵小株綠色植物。“這就是天冬。”劉玉英介紹。從生長習性來看,天冬屬于喜濕喜陰的植物,需要進行套種或者使用遮陽大棚;剡x擇套種,是因為大棚種植對農民來講不適宜,一畝大棚的投入要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成本太高。”
劉玉英介紹,這一批天冬準備今年采收。目前天冬主要銷往中藥材批發市場。 據了解,從天冬的市場行情來看,不論野生還是規模種植,供應量都比較少,在市面上天冬干貨賣價約為43元/公斤。
種天冬的效益如何呢?劉玉英透露,如果實現規;N植,天冬畝產一般能達到1200斤鮮果。除去人工、肥料、種子等成本,純利潤保守估計有52000元。

劉玉英是土生土長的簡陽人,2002年從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畢業后就一直投身信息科技(簡稱IT)行業,在廣東、浙江等省工作過,2010年開始,她開始在IT領域創業。“我來自農村,對農村有感情,希望能在家鄉發展產業帶動鄉親增收。”談及回鄉創業的初衷,劉玉英說。
2015年,劉玉英的IT事業已經有所起色,她也積累了一些資金, 經過仁壽創新農業農業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鄧老師的實地考察并取土樣檢測,推薦劉玉英在林下發展種植天冬,隨后,她在簡陽試種天冬獲得成功。
“種天冬一定要做好管理,管理好了效益不錯,但是管理不好的話,產量上不來不說,還可能顆粒無收。”劉玉英坦言,種植過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首先是選地。劉玉英介紹,去年他們種了幾畝天冬,其中一畝多地就是因為種在平地上,遇上秋季水澇而顆粒無收。
“所以我們總結了種植經驗,要求在坡度5度-10度的坡地上種植。坡度太高不行,瀝水太多,不抗旱;大田也不行,容易積水,造成塊莖腐爛。”劉玉英說。
“水分一定要適量,水分少了個頭長不大,多了容易腐爛。”特別是夏季,地里比較干旱,要用滴灌、噴灌的方式解決缺水問題,還要有專門的儀器監測土壤濕度。
“天冬的病蟲害比較多,下種方式、下種量、施肥等每一個細節都需要注意。”劉玉英說,她打算帶動全村94戶貧困戶種天冬增收,由家庭農場提供全程技術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