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出生的李強,1993年讀到初中二年級就輟學外出到深圳務工。李強對那段務工的經歷記憶猶新,回憶往昔特別心酸。
“那時候,根本吃不上白米飯,一天吃兩個饅頭充饑。”李強說,“在深圳時,因為人小、又沒有錢,看見別人吃饅頭都覺得很香很甜,F在回想起來,那是因為太窮吃不上飯的緣故。”
經歷了饑餓和磨難的李強,打心眼里想努力改變現狀。
每次回老家省親,他發現荒山、荒地資源浪費很大,心里都很不是滋味,心里產生了返鄉發展經濟、改變家鄉面貌的念頭。
在一番市場調查后,他將目光放在了經濟價值較高的百部種植上。
為了盡快學習和掌握種植技術,他就找到了仁壽創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從2017年開始,已經做好充分準備的李強決定大展拳腳,規;N植百部。得知他這個想法后,家里給予了大力支持,積極幫他協調土地流轉,并安排農技員和仁壽創新農業有限公司的技術人員一起上門為他提供技術服務。隨著百部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產量越來越高,到去年李強種植百部的收入達到了13萬余元。
談及接下來的打算,李強表示目前已經開始為下一季的栽種進行冷凍育苗,但還想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鎮村干部知道我資金有些緊張后,利用‘黨建+金融+扶貧’的政策,幫助我申請了扶貧小額信貸5萬元,真的是送來了及時雨。”李強說:“有了黨委和政府的支持和幫助,我相信只要不怕吃苦肯努力,就一定能實現美好的幸福生活。”

精準扶貧必須到村到戶,對癥下藥,真正讓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黨委書記表示,“我們結合‘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夯實全鎮各村的產業基礎,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把高質量高標準落實到脫貧攻堅每一項工作中,堅決打好打贏這場脫貧的攻堅戰。”

下一步李強計劃加大種植面積,現在按市場上的價格,收入至少10多萬,種植百部真是不錯的選擇!
|